1.發生的次數多或少?
2.是偶發性或經常性?
3.固定在某些日子發生,如放假日或缺席後?
4.家庭壓力或重大危機出現時?
5.社區鄰里的不同。
6.因種族、文化、宗敎特質的不同?
身體指標
1.經常性的饑餓、外觀髒亂不整潔有異味或穿著不合時令。
2.經常無人督導,特別是在長時間做危險性活動的時候。
3.經常出現疲倦、無精打采的模樣。
4.對身體上的問題,缺乏適當的照顧(就醫及處理),如對 傷口不加處理。
5.被遺棄。
6.其他。
行為指標
1.乞討、藏匿或偸取食物。
2.經常在課堂上打瞌睡。
3.常不上學。
4.很早到學校又很晚才離開。
5.酒癮或藥瘾。
向您推薦:真空成型  廚與櫃  POLO衫團體訂製  

伸著脖子大聲唱起歌來
幼兒眼科檢查的關鍵時期
心理學家
吃得營養你要幫她準備最棒的養胎大餐
白母親保護(Mutterschutz )
有遺傳的因素
德國麻疹
美術是精神生活的一部份
牛奶放了糖後營養就會減低嗎?
為她和胎兒「鈣」好基礎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身體指標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夢的天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